扬搜 扬搜,只有想不到,没有搜不到

首页 财经 视频 图片 今日半价
百度热点 微博热点 天气预报 万年日历 扬搜精选


广东,正在疯狂建大学
原创:钟天
日期:2021-03-07

  提起珠三角一带,人们的印象就只是开放、有钱。

  若说起高考难度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却往往成了被吐槽的一个软肋。尤其深圳,在其发达经济的反衬下,言必称“教育短板”。

  但是现在,我隐隐感觉到,未来代表中国顶尖水平的大学,或许就将出现在珠三角。

  深圳,乃至整个广东,正在以有钱任性的气魄狠砸高等教育,王者之气开始侧漏。


  

  深圳大学,虽说已有40年的历史,可是排资论辈的话,它本没有什么江湖地位。

  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如今深圳大学每年的科研成果,已经力压许多双一流了。

  大家知道,PCT国际专利是非常硬核的一个东西,能充分反应创新水平和科研活力。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9年PCT排行中,深大以247件的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三。第一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第二是清华,第三是深大,第四是麻省理工。

  2019年,深大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材料科学进入前5‰,妥妥的拔尖学科。

  在多项关键指标上,深大的增长势头已经全线超过211甚至985高校的中位水平。

  2019年,深圳大学首次登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2020年更是跃升到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等众多双一流高校之上。站稳了世界高校500强。

  深大的国际排名,正在以每年上升100位的速度往上窜。

  这背后,是燃烧的经费。

  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财政投入,年增长20%以上。

  深大2019年度经费预算达到了50亿,超过中西部大多数985和211。2020年,更是以60.86亿元经费预算在全国地方性高校中排名第一。

  这个连厕所都装了空调的大学,成了一个异类。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还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只能上深大。到了高三的时候却变成了:你要是能考上深大该多好。”


  

  深圳另一个彪悍的大学,是成立仅仅十年的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当年深圳教育局的梁北汉,在几间地下室里筹建的南科大,如今已被称为“最强双非”。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1中,南科大在中国内地高校中竟然冲到了第8的位置!

  排名数据显示,南科大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

  QS排名,南科大排在全球323位,在中国高校中排到14位。相比之下,老牌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已经滑落到全球377和387位。

  这背后,同样是燃烧的经费。

  2017年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全口径财政拨款支出),南科大高达37万多元,位居全国第一!是清华的6倍、北大的7倍。(2017年全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仅为20520元)

  教师的科研经费也是非常非常充足。不少老师都配有两个助理,一个行政助理,一个计算机助理,以便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和研究本身。

  2017年教授的人均科研经费,已经超过了200万。

  也因此,南科大的师资令人惊叹。

  其院士数量已经超过20人,教师中50%为高层次人才。年轻老师,也大都毕业于世界名校(MIT,斯坦福,ETH等),四青人才比例相当大。

  能做到如此的师资力量,秘诀也简单,就是挖人。国内的挖不动,就挖海外知名华人教授。只要钱到位,就乐意回国。

  南科大不仅重金挖教师,还重金挖学生,保证生源质量。

  本科新生的奖学金,从3000元至40万不等,覆盖面达到70%。如果高考成绩达到省理科200-1000名,学生就能拿到10万-15万的奖学金。这种高额奖学金恐怕没几个学校给的起。

  如今,南科大在很多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已经接近985中等水平。

  这所新兴大学的崛起,重现了深圳速度。目前已经开始筹建二期了。


  

  2016年,深圳发布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深圳的大学计划”:

  到2025年,深圳将拥有高校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top50,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实现路径是:

  以深大为根据地,以南科大为突击队,再“扩大统一战线”——把各大名校拉到深圳来建校区,由此形成合力。

  早在2000年,深圳便率先开启了与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名校的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开建大学城。

  三个学校首先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共享图书馆,也共享食堂和球场。在清华的草坪看书,去北大的湖边喝酒,然后去哈工大摘荔枝,这样的场景,从魔幻变为现实。

俯瞰深圳大学城

  在研究生院的基础上,哈工大(深圳)率先于2014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

  这一刻,既是深圳的、也是哈工大自身的一个里程碑!

  哈工大虽然贵为C9成员,但因地处东北,招生和发展一直受限。时任领导顺应趋势,在深圳埋下一颗种子,避免了兰州大学的命运。

  今天,这颗种子已经开枝散叶,并成为异地办校的一个成功范例。

俯瞰哈工大(深圳)

  2020年6月,哈工大(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落地,把哈工大本部的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复制了一份,另外还新建了三个。至此,哈工深的实验室载体接近60个。而其本部也才55个而已。

  2020年高考,哈工深的分数线,在多地超越了位于哈尔滨的校本部。这也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出现校本部录取分数落后于分校的现象。

  背后的原因倒也容易理解。

  深圳校区环境一流,硬件一流。

  处处有空调,本科生宿舍即是上床下桌4人间。

  教师国际化程度高。

  这两年新来的教师多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

  对教学活动和生活的投入远大于本部。

  其实最最重要的,还是深圳这个城市的吸引力。

  不但活动丰富、能拓宽眼界,而且毕业后进大厂也容易,阿里腾讯百度都有学长内推。

  让你选,你是去哈尔滨,还是去深圳?

  另一个在深圳建校的巨头,是香港中文大学。

  这个学校不用多说,从“QS世界大学排名第46位”这一条,就知道它的份量。

  香港中文大学几乎和哈工大是前后脚,也是在2014年建立深圳校区,并实行和本部一样的书院制和通识教育体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且看它的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8月底,引进世界知名教师360多位,其中:

  诺贝尔奖得主4位,

  图灵奖得主2位,

  (作为对比,清华大学教师中诺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1位)

  菲尔兹奖得主1位,

  国内外院士17位,

  IEEE会士19位,

  国家级专家人才40余人,

  省市区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400余人。

  100%的教师具有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

  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

  港中深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了。

  另外,中科院也要在深圳开办本科教育了。今年10月官宣,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正式成立。

  定位是高起点高标准的研究型高校,已于11月20号开工建设。

  名校的相继落户,形成了一种奇观——

  深圳无名校,名校在深圳。

  若不是2016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尤其在2018年进一步收紧,那么全国的一流大学可能会悉数进驻深圳。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在深圳建校事宜本来都已经箭在弦上了。

  和其它省份求着他们建校不同,他们来深圳大多是乐意的、主动的。这表明了一种内在的倾向和趋势。

  异地办学政策收紧之后,深圳的重心将重新回到自主办校的路径上来。

  深圳师范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定位国内顶级艺术类院校)、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均已提上日程。


  

  除了深圳这个急先锋之外,若把视线再抬高一些,你会发现整个大湾区、甚至整个广东省,都在疯狂建大学。

  最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香港高校正在搬家式进驻广东”。

  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建立校区之外,

  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建立校区,预计2022年建成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建立校区,已确定选址,预计明年动工;

  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建立校区,正在筹备,估算投资307亿;

  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建立校区,校区面积比香港本部还要大,今年4月签下协议,等待教育部批准。

  另外,澳门科技大学在珠海建校事宜也已基本敲定;

  还有自主创建的,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中山科技大学已经启动建设,将于2022年招生;

  “所有设施和学科都按照一流大学的顶尖水平来配置”的湾区大学,将于2021年动工,2023年招生;

  更不用提还有众多院校扩建提升、增建分校区。

湾区大学效果图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效果图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效果图

  

  在砸钱办学校这事儿上,深圳很拼,广东很拼。

  2018年深圳在教育上的投入,超过了北京、上海两地2017年的总和。

  广东省全省的教育经费,2019年总投入额达到4918.76亿,占到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9.80%。增幅15.24%,蝉联全国第一。

  2018年6月,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动仪式上,深圳市长陈如桂表示:

  未来10年,深圳计划投入1500亿,要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

  尽管没有长三角的历史积淀,也没有北京的特殊资源,但终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985、211、双一流的名头,都意味着中央更多的拨款和扶持。而没有这些名头的广东高校,却凭着一己之力压倒了众多985。

  让我感到王者之气在升腾的,并不是它砸钱的现状,而是它经济和教育的相互提携。

  经济优势和教育优势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当别的毕业生还在纠结是否要去大城市时,深圳的学生或许已在4年里参加过各大企业的活动,有过好几份实习。

  调查显示,广东本科毕业生对起薪和母校的满意度最高。

  南科大202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近八成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去向多是阿里、腾讯、华为、字节等大厂,能不满意吗。

  反过来,教育对经济的助益同样巨大。

  坐落在南山区粤海街道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已经孵化企业2500多家,培养上市公司21家。这惊人的数据背后,是它与市场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体系。

  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入“无人区”,急需猛人来攻关。任正非说:“芯片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砸物理学家。”

  深圳对人才的渴求,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更强烈。这也是深圳不惜成本办大学的动力所在。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冲击顶尖大学,是深圳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必然要迈上的台阶。

  那个1984年的春天,邓公视察蛇口时,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梁湘指着后海湾一片空地说:

  “我们将在这里建深圳大学,今年秋天就在这里上课。”

建校前的风貌 来源:深圳新闻网

  彼时,校园还没建成,只好把当时的宝安县委大院腾空,作为深大的办公楼和宿舍。就连首届开学典礼,还是在戏院举行。

  梁湘对深大第一任负责人罗征启说:

  “这里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们了,你们好好规划一下,看看要多少钱。

  “我们还很穷,请尽量节省,注意实事求是,我们决心贷款来搞教育。这个决心下定了,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

  “我们拿出钱,拨出地,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人才!”

  说这话的时候,深圳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2亿,却决心拿出5000万,来建这所大学。


参考资料
-深圳特区报:又高又好产能的”四不像”新型科研机构创多个全国第一
-深圳商报:哈工大(深圳)八大实验室奠基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统计局关于2019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情况的公告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
-经济日报:2019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
-深圳商报:深圳教育投入全省第一


来源:公众号 功夫趋势
作者:钟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相关链接:穷途末路:美国的拜登,必将始于霸权

文章搜索:
钟天 功夫趋势 广东 大学 王者 



文章平均每篇阅读排行:
一月丫头   149590
夏梦爱金庸   63205
王孟源   49203
夕月木   48036
Sir   45868
鱼人   45410
大头   41562
少年A   36801
任小酒    34521
喜乐阿    34021
董指导   33875
内幕君   22283
钟天   21992
小左   21326
镇长本人   20009
黄奇帆   19865
徐艳丽   19136
韦居善   17846
李较瘦   17651




扬搜7天搜索词排行:
2019 顾子明 政事堂 20 政事堂2019 央视网 美国 中美 中国 花猫哥哥 一棵青木  猫哥的视界 焦点 焦点访谈 新闻 俄罗斯 特朗普 远方青木 新闻联播 卢克文 俄乌 背后 人民 地产 卢克文工作室 唐如松 肖仲华 肖仲华开讲 s 为什么 国家 战争 5g 开始 房地产 



 淘宝广告_扬搜
广告
手机充值




 淘宝广告_扬搜
广告
全棉时尚淘宝店


扬搜
上一篇:
拜登:世界依然是老子的 
本篇:
广东,正在疯狂建大学
下一篇:
小白兔的故事之中段反导 

 

 阅读: 22159 6天: 73 今天: 1

扬搜 yangsou.com ©2008~2025

首页 财经 视频 图片 今日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