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搜 | 广告 |
---|
首页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今日半价 |
---|
百度热点 | 微博热点 | 天气预报 | 万年日历 | 扬搜精选 |
三胎政策将成为推动中国改革的最强催化剂! 原创:NE0 日期:2021-05-31 今天(5月31日)最震撼的消息莫过于国家正式颁布了三孩政策的推行。 人口和生育问题是这些年来一直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过我的问题,也有不少朋友在私底下问过我的看法,正好今天趁着着这个政策的推出,可以好好说说了。 我的结论非常明显: 这个政策,将会是一个极好的杠杆,来撬动这些年我们在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很多积重难返的“深水区”的改革;而随着围绕它的各项相关政策的推行,将会是一个最好契机,来凝聚整个社会的共识,推动我们去瓦解和纠正过去数十年积累的很多顽疾。 对于绝大部分朋友来说,我能给到的个人的建议是,不要去考虑应该还是不应该生。 我国从政策层面上如果推出了一项重大的政策,那么你最优的策略,百分之一百是顺着政策给你指出的方向去规划你自己的一切。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政府让你胆子放大一点,步子迈开一点,那时勇敢拿着点小本钱就冲下海的人,多少,名字现在被写入那段激荡的三十年,成为无数人研究的案例; 90年代的时候,政府让大家去买股票,大部分人对这种资本主义的尾巴,是陌生,是抗拒,甚至一度逼得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买,结果,最早一批抢购的人,如果拿到现在,实现的是多少万倍的收益; 2000年的时候政府让你去买房子,去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然而大部分人从2003年开始就觉得是泡沫,是炒作,结果喷房价喷了这么多年的那些人,现在又怎么样了? 中国体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就是有政府和我们的领导核心,在国家重大方向上决策的前瞻性。 前瞻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很多当时让绝大部分人难以接受的决策,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头再看,其实每次这些决策推出的时候,如果你不折不扣的去执行,你都能在一个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数十年的长周期里获得最大的收益,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群体而言。 一项政策的推出,并不是凭空拍脑袋而得出来的,每一项政策的推出的背后,必然经过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调研,以及在这基础上作出的详细的分析及周密的部署。 在涉及这种涉及到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国运的方向性的政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出轻率的决定,这样的政策一旦推出,它必然是一个深思熟虑且经过了多方面考虑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去纠结生还是不生的问题,政策的出台,是我们这个民族里,无数个比你更优秀,比你更强大的头脑的智慧聚合到一起,最后由一颗最有魄力的脑袋拍的板,与其去质疑它的合理性,不如多去想想,自己应该怎么样执行。 我看得到,下午政策出台之后,互联网上最多的,是那些戏谑的段子,看似搞笑,看似幽默,看似嬉笑怒骂,实质上,是愚蠢,无可救药的小聪明背后,是大智若愚的反面,大愚弱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我国体制的运作和生成的政策没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这一套体制带领着我们,从一穷二白的一片白地上站起来。 这套体制,带领我们在冰天雪地硬抗十几个国家那一群张牙舞爪的侵略者,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这套体制带领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纠正了我们前进路上的错误,又带领着我们一次又一次踩着准确的节奏逐步重新登上世界舞台的巅峰。 这个体制带领着我们从贫穷走向了温饱,再从温饱走向了富裕,带领着我们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业国走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它的存在,既是它自身还没有被充分认识的优越性,更是历史的选择。 什么是理论自信?什么是道路自信?什么是体制自信?这就是。 所以,不要再花时间去纠结生还是不生的问题,你去纠结的时候,多想想,我上面举的那几个特殊年代的每一次重大政策。 之前在谈人口问题的时候我就说过人口问题,它不仅是简单的人口问题,并不是说只要放开了就会回升,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住房、教育、医疗,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能否稳步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确保在家庭主要劳动力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养活得了家庭的其他成员。 前几年的文章里,我说过,中华民族,经历过人口的高峰,也经历过各种战乱导致的人口低潮,最危险的时候,被杀到只剩今天人口规模的零头都不到,但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当所谓的其它几个古文明都消亡殆尽的时候,中华民族不还是重新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那些跳梁小丑们是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所谓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他们。 为什么我判断在2025年之后会进入一个缓慢的总体回升过程,就在于十八大的时候曾非常明确地提到过,力争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提出收入倍增?倍增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很简单,如果收入倍增之后,意味着,你一个人的收入,能抵得上两个人才能获得的收入,也意味着,你的另一半,可以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也能不费力地去专门抚养孩子。明白了没? 国家大政方针的规划和提出,不是拍脑袋想的,背后都有着明确且清晰的考量。 当时我明确说过,确保居民的收入能倍增且能持续增长的背后,就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有三部曲: 第一部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一个顶今天好几个,收入倍增),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部曲就是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部曲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实现了这三部曲之后,不仅意味着我国的居民收入会远超今天,更意味我们已经站上了科技的制高点,意味着超额的利润和稳固的护城河。 到那时,我们对全球资源的掌控和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掌控,会高到今天很多人不敢想象的地步,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骨子里就勤劳且节俭的民族来说,同样的资源,我们能够承载得起比今天的西方社会多得多的人口。 所以,那时我说,我根本不担心什么人口断崖之类的瞎JB扯淡的说法,等我们在2025年初步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时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流人群,会过得比今天轻松得多,而且这个过程,会叠加房地产的一个缓慢下行周期和国家对教育、医疗掌控能力的重新加强的过程。 对于普通人来说,乐观点,该干嘛干嘛,该干活干活,该攒钱攒钱,该造人造人,别听那些傻逼瞎JB危言耸听,就对了。 我今天看到的是政策推行之后,整个互联网的舆论其实更多的是以一种负面的态度来对待,甚至很多所谓的古墓派公知又重新欢快地跳出来,以用各种看似抖机灵的方式来进行冷嘲热讽。 公知们很喜欢把幸灾乐祸地压力倒逼改革挂在口头上。那很好,我们现在最需要改革的领域是什么? 是我们当年把医疗和教育这些本该由国家和政府来主导的领域和行业错误的让给了市场。关于这一点,我在《让出疫苗行业,我们已经错了一次,绝对不能再错下去了!》一文已经说了很多。 没错,我们要改,但方向,绝对是自由派公知们痛不欲生的那个方向。 在这若干年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些领域让给市场之后,不仅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它更多的是变成了一种相应领域的利益集团依靠垄断对绝大部分民众进行的一种隐秘的征税。 公权力退出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使得这些行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使得大量的人民群众认识到私有化和市场化,并不总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是不希望对这些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深化和改革,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这些领域都已经在数十年过程里面,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集团和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想要在短时间内去改变这些顽疾是非常困难的。 而为了要改变这些顽疾,我们就得在整个社会内凝聚到更多人的共识,将看到这些问题的人的解决方案变成整个社会的意志,用足够的民意形成一股庞大的冲力,来推动的这些领域的改革。 而在这个过程里,积聚更多人对这些顽疾的不满,是恰恰能加速相应措施的出台和相关进程的进行的。 三孩政策推开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有哪几个领域,毫无疑问,首先就是住房,其次是教育、是医疗,是养老,等。 有没有足够多且价格足够合理的居住环境来供我们往后一家很可能是5口人的标准来过上舒适的生活? 有没有足够多数量的公共教育资源来培养我们的新生代儿童,让他们充分接受能够跨越阶层的教育? 有没有足够的公共医疗资源来解决我们自身的医疗问题,我们下一代的健康问题,我们上一代的养老问题?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在往后的数年甚至数10年里,会真正推动我们这些领域的改革往深水区去走,而社会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也将推动这些领域出现真正的改变。 未来的这些问题,都会推动我们整个社会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那些需要效率的领域交给市场,而那些更看重可靠和质量的领域会重新回归到一个更接近以往的公有体制管理之下。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三胎政策将成为推动中国改革的最强催化剂的原因。 站在个体的角度来讲,我一直认为,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你认识到了自己身上扛起的那一份责任。 很多时候这份责任是由一个新的生命来赋予的。 为什么我特别讨厌前一阵所谓的躺平之类的说法,就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我在过去的文章《怎么看世界&自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附书目推荐)》里面已经说过: 三体里面提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公理: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我自己给这两个公理增加了另外一条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加进去的公理。 第三、在一个自然竞争的状态下,资源总是具有会往一小部分人的手里集中的趋势。 这条公理可以推导出来的是,在小部分人获得大部分资源之后,资源博弈的本质实际上是大部分人怎么从小部分人手里抢得更多的资源的过程。 既然是这样,那意味着本质上,资本是不愿意去更多的人去参与到社会资源的分配里面的。 如果你只看到了资本喜欢剥削的一面,那你对资本主义这几百年已经发展到极致成熟的双面操纵的手段,根本就不了解。 剥削只是资本的一个面,如何去宣扬负面的“躺平”哲学来从根子上阉割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来为自己减少更多的竞争对手,才是资本的另外一面。 只有深刻认识到了这两面一体,你才有资格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对于掌握了财富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两种人,一种是任劳任怨的996式放弃抵抗,心甘情愿接受资本奴役的年轻人,另外一种是躺平式放弃抵抗的年轻人。 而他们最害怕的,是那一批果敢勇毅,朝气蓬勃,想通过努力,去打破他们的阶层藩篱,去掌握自己命运的年轻人。 我在《中国未来的对外扩张,究竟需要一群什么样的人?》里面说过: 在21世纪我们想用武力去占领一个国家已经很难了,不可能说直接靠着中国政府或者说中国军队去打下了,那是不现实的。 当代的侵略和占领,更多的是以一种经济上的控制为标志。 间接地表现为外部掌握了资本的人去统治当地的经济,将当地的经济纳为自己的经济结构的一环。 在这个过程里,我觉得管理层会更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找到答案,我们可以先看买办阶层是什么样的。 买办阶层是对内剥削对外转移,也就是把在国内掠夺到的财富转移给国外的资本获利。 对于买办阶层来说,反面是什么呢?那自然就是对外掠夺,对内转移。 这意味把从国外掠夺或者说获取的一个资源和财富拿回来国内去进行分配,让中国的打工人在更轻松的状态下能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这实际上体现为对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消耗和占有。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年轻人去做的不是躺平,而是跟当今的整个欧美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更激烈的博弈和斗争,去虎口夺食。 那些以为躺平了就可以不被资本收割了,天真,且幼稚! 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们正在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我们的国家,如何一步一步的在未来的几十年取代今天的美国,一步一步地走到世界的最顶端。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我们这代人甚至会见证人类文明如何从一个行星系开始,逐步迈向深空这一伟大的进程。 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大海。 我不希望在这个伟大而精彩的时代,对于你来说,生命只剩下躺平或者996这样的一些词语。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 勇敢地,去爱,去生吧。 去因为新生命的诞生,去重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任务。 来源:公众号 NE0 作者:NE0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文章搜索: NE0 NE0 三胎 政策 改革 |
文章收录排行: 顾子明 471 央视网 254 一棵青木 129 花猫哥哥 98 肖仲华 83 牲产队长 65 唐如松 61 学爸 58 卢克文 56 旗扬 53 北风 49 阿甘 47 |
扬搜7天搜索词排行: 顾子明 政事堂 2019 政事堂2019 央视网 花猫哥哥 一棵青木 猫哥的视界 焦点 美国 特朗普 20 焦点访谈 新闻联播 中美 新闻 中国 俄罗斯 卢克文 俄乌 远方青木 卢克文工作室 背后 唐如松 |
|
上一篇: 全球媒体齐刷刷聚焦中国西南,这里发生大事了! 本篇: 三胎政策将成为推动中国改革的最强催化剂! 下一篇: 21名马拉松高手夏天被冻死,人类没事别去野外,很危险 |